实验鼠给药不当或成“致命伤”!常见6大给药方式细节需记牢

2024.11.07点击量:128

在生物医学研究中,为了观察药物疗效、阐明疾病发生机制、研究动物机体功能及代谢等,通常需要将药物注入动物体内。但有些不当操作,可能会造成实验鼠丧命!

今天和大家分享实验鼠常见的给药方式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。

常见的实验鼠给药方式有:经口给药、注射给药、口鼻给药、皮肤给药、脑内给药等。

自动口服给药操作简单,但因动物个体差异,采食量有差异,药量难以精准控制,故此法应用较少。

被动口服给药(灌胃)

灌胃给药,是借助灌胃器具将药物直接灌入动物胃内,此法可以精准给药,灵活控制给药剂量,是实验中常用的给药方式。

灌胃前,将动物禁食4-6小时,以免动物灌胃后呕吐。

根据小鼠的体型选择合适长度的灌胃针,将灌胃针安在注射器上,吸入药液。

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小鼠的头部和颈部,使其头部向后伸展,露出颈部,右手持注射器将灌胃针插入口中,用灌胃针管压其上腭,使口腔和食道成一条直线,再沿咽后壁徐徐插入食管。

当灌胃针到达食管时,小鼠可能会出现吞咽反射,此时可继续插入灌胃针,针插入时应无阻力,若感到阻力或动物挣扎、咳嗽、呕吐时,应拔出重插,以免损伤或穿破食管以及误入气管。

确认灌胃针位置无误后,缓慢注入药物,避免过快导致小鼠呕吐。

灌胃结束后,将灌胃针缓慢抽出,注意避免刺伤食管,在完成灌胃操作后,将小鼠放回笼中,观察其生理反应,确保其健康状况良好。

注射给药有皮内注射、皮下注射、肌肉注射、尾静脉注射、腹腔注射。

皮内注射

皮内注射是将药液注入皮肤的表皮和真皮之间,用于观察皮肤血管的通透性变化或皮内反应,接种、过敏实验等一般作皮内注射。皮内注射一般选用背部脊柱两侧的皮肤。

注射前用脱毛剂或剃毛器去除注射部位被毛,并用酒精棉球擦拭。

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皮肤捏起,右手持注射器(5号针头及以下),针头斜面朝上与肤呈大约30°角刺入,之后几乎和皮肤平行的方向在皮下走行3-5mm,同时针头稍微上挑缓缓注射即可。如果注射时感觉比较费力,说明注射正确;如果感觉比较容易,说明已注入皮下,要拔出针头重新注射。

注射后可见皮肤表面呈现小丘疹状隆起,并呈苍白色,一段时间后可消失。

皮下注射

皮下注射是将药液注入皮下结缔组织,经毛细血管、淋巴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方法。皮下注射一般选用颈背部皮肤、左侧下腹部或后腿皮肤处注射。

注射前先用剃毛器去除被毛或不去除被毛,直接用酒精棉球或碘伏擦拭消毒。

左手抓取,同时将注射部皮肤提起,右手手持注射器(一般6号针头及以下),针头斜面朝上与皮肤呈45度角刺入,刺入后针头轻轻左右摆动(易摆动说明已刺入皮下),再轻轻抽吸,如无回血,可缓慢地将药物注入皮下,可见注射部位鼓起一小包,小包一定时间可消失。

注射完毕后,缓慢收回注射器,用手指或用无菌棉签压住进针部位片刻,以免药物外漏。

肌肉注射

肌肉注射一般用于有特定给药方式要求的药物,或不溶、难溶于水的药物时,可选择肌肉注射。一般注射部位为大腿内侧或外侧肌肉。

肌肉注射一般在动物麻醉后进行,或者由两个人操作。一人固定动物,另一人执行注射。

酒精消毒注射部位后,左手抓住后肢,右手持针插入肌肉,试着回抽针筒,如有血液或液体回流,表示不适当,需重新插入。

确定针头插入肌肉后,慢慢将药剂推入,推入的速度应避免太快,以免组织损伤。注射完成后缓慢退出、按压。

腹腔注射

腹腔注射是将药物注入动物胃肠道浆膜以外、腹膜以内的注射方式。一般用于小鼠麻醉、药物诱导等实验,或用于经胃肠道吸收效率较低的给药。腹腔注射的位置在下腹部腹中线两侧0.5cm(与大腿根部平齐)处。

腹腔注射时,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抓住小鼠的尾巴,另外三个手指抓住小鼠的颈部,翻转小鼠,使小鼠的头部向下,腹部向上。这样由于重力作用,腹腔中的器官就会自然倒向胸部,防止注射器刺入时损伤大肠、小肠等器官。

用酒精棉球或碘伏对腹部注射部位擦拭消毒,右手手持注射器(5号针头及以下),以大约45°角刺入,有明显刺破感时停止进针,回抽无液体回流即可注入药物。

注射完后不能立马抽出针头,要将针头在腹腔内多停留一段时间,堵住伤口,阻止药物外流,让药物随着脏器蠕动被转移。

撤针时先按照注射方向向后退,然后再水平方向撤出,改变通路,减少液体溢出,注射完成后可用棉球稍作按压。

尾静脉注射

尾静脉注射是一种用注射器将少量或单一种类药品注射到静脉,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的一种方式。大小鼠尾巴两侧静脉角质层较薄且易固定,所以常为注射所用。

注射前,先将动物放于固定器内,尾部自然外露,左手抓取尾尖部,使整尾成一直线,用45~50℃的温水浸润半分钟或酒精棉球擦拭,使角质软化,血管明显。

注射时,右手手持注射器(5号针头及以下),使针头斜面朝上和尾部静脉相平行,并同尾部成一定夹角,直接刺入,可感觉到明显的落空感,先缓注少量药液,如无阻力,无白色皮丘出现,表示针头已进入静脉,可正式注入药物,推完药用干棉球按压止血。如需反复注射,应从尾部末端开始,逐渐向尾根方向移动。

日常小鼠给药注射时,一般需要根据实验目的、动物种类及药物剂型、剂量等,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。除以上给药方式之外,还有口鼻给药、皮肤给药、脑内给药等,但因为对环境、药品种类、剂量和技术操作的要求较高,他们的使用率较低,在此不多赘述。

中模生物智慧数字化现代实验动物中心,可为您提供大小鼠饲养繁殖、IVF扩繁、各类体内实验、病理实验、行为学实验等服务,为生物医药单位搭建一站式科研服务平台,如果您有相关业务需求,欢迎扫码咨询~


河南中模生物技术研究院1
河南中模生物技术研究院
河南中模生物技术研究院
河南中模生物技术研究院
0371-63791870
河南中模生物技术研究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