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种动物采血方式及安全操作指南来了~

2024.11.22点击量:160

在科研实验中,对小动物进行采血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操作,主要用于获取动物的生理、生化指标数据检测,以支持实验研究和疾病诊断。今天我们总结了科研人在实验中常用到的9种采血方式以及操作注意事项,和大家共同学习。

眼眶后静脉丛采血

取内径为1.0-1.5mm的玻璃毛细管,折断成2~2.5cm长的毛细管段,浸入1%肝素溶液中,干燥后用。取血时左手抓住鼠两耳之间的颈背部皮肤以固定头部,轻轻向下压迫颈部两侧,引起头部静脉血液回流困难使眼眶静脉丛充血,右手持毛细管由内眦部插入结膜,再轻轻向眼底部方向推进,轻轻旋转毛细管以划破静脉丛,让血液顺毛细管流出,接收入事先准备的容器中。采血后纱布轻压眼部止血。

心脏采血

主要用于有特定实验要求的采血办法。

小鼠麻醉后,去除动物左侧剑突附近毛发(不去除毛发也可),用酒精棉球或碘伏擦拭剑突左侧部位,取仰卧位,左手固定小鼠,右手持注射器,沿剑突和肋骨交汇点缓慢进针,当感受到注射器针头传来的震动感时,此时针头触及心脏壁,再稍进针,可见注射器内有血液自然泵入,回拉注射器,血液即会持续涌入。采取一定量后,拔出注射器,右手稍揉刺入部位止血。

颈静脉采血

相对于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法,该法对动物造成的疼痛感更小,更加符合动物福利,本法适用于大鼠。

左手固定大鼠,去除锁骨附近被毛,酒精棉球擦拭消毒。右手持注射器,沿锁骨处进针(去除毛发后可清晰可见静脉处),刺穿皮肤后轻回拉注射器,使注射器产生负压。大约30度向上进针,当注射器内有血液出现时,说明已经刺入采血位置,回拉注射器抽血,直至完成采血,采血完成后用干棉球稍按压止血即可。

股动脉穿刺采血

本法实际应用较少,但在特定实验中却是一种非常优异的采血方式,同样也是一种常用的动脉给药方式。

首先麻醉动物,去除动物腹股沟处被毛,沿腹股沟中线处开一小口,钝性分离皮下组织。右手持注射器,使注射器针尖斜面朝上,缓缓刺入股动脉,轻轻回抽注射器,血液自然泵入注射器内。用棉球按压刺入处,退出注射器即可。

采血结束后,应持续按压刺入点1-3min,有特殊实验要求时也可采用埋置留置针法持续采血。

摘眼球采血

单手保定好小鼠,取侧卧位,必要时剪掉小鼠胡须,防止污染血液。轻压侧眼部皮肤,使眼球充血突出,用弯头镊夹取眼球并快速摘取,将鼠倒立,同时用左手中指适度用力按小鼠心脏部位,以加快心脏泵血速度。当血液流尽时,用脱臼法处死小鼠。过程中一定要固定小鼠,若未固定好小鼠,头部摇动会损失很多血液。

腹主动脉采血

 

本法主要用于大鼠大量采血。首先麻醉动物,将动物置于解剖台,手术刀沿腹中线开一口,将肠组织置于体外,即可见腹主动脉。右手持注射器,使针尖斜面朝下刺入腹主动脉,回拉注射器完成采血即可。

剪尾采血

当所需血量很少的时候采用本法。温水浸泡,消毒小鼠尾部,用锐器割去尾尖0.3-0.5cm,也可在尾部作一横切口,割破尾动脉或静脉收集血液,过程中可以捋尾巴加速血液收集。血液可以用于涂片、试纸检测血糖等。

后肢隐静脉采血

后肢隐静脉采血常用于大小鼠的少量血液采集,无需麻醉,待动物固定后,保持后腿可自由活动,为使膝盖与踝关节之间的隐静脉更加明显,可以在后腿膝盖以上使用止血带。剃除注射区域的毛发,在近尾侧的皮肤表面可以找到隐静脉。采血针垂直于皮肤表面扎破血管,不要进针过深,以免刺穿肌肉或碰到骨头,血液会从入针处慢慢流出,此时可用毛细采血管收集,并松开止血带。

采血结束后,按压伤口或使用止血剂(如硝酸银)以止血,并将小鼠放回笼内。

下颌静脉采血

可将小鼠侧卧以保定小鼠,并使小鼠头部尽量固定。在小鼠嘴角沿线与外眼角线相交处,会发现一个无毛的小点,有点像酒窝,就是颌下静脉的大致位置。采血针保持垂直于皮肤表面,刺入皮肤,深度不超过针头的斜面,拔出针头后,血液就会流出。

为方便采血,可使小鼠头部低于心脏高度。可以直接使血液滴入采集管,也可以使用毛细采血管。采血结束后,按压以止血。

动物采血牵涉到动物福利与伦理问题,对采血人员的技术操作要求很高,更要做好采血后对动物的护理,尽量减少对动物的伤害。

中模生物智慧数字化现代实验动物中心,拥有正式的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以及专业的体内实验、体外实验科研人才 ,可为您提供大小鼠饲养繁殖、IVF扩繁、各类体内实验、病理实验、行为学实验等服务,为生物医药单位搭建一站式科研服务平台,如果相关业务需求,欢迎扫码咨询~

 

 

 

 


河南中模生物技术研究院1
河南中模生物技术研究院
河南中模生物技术研究院
河南中模生物技术研究院
0371-63791870
河南中模生物技术研究院